訪客人數


現在位置:首頁最新訊息成果展覽回顧
點閱數:1219
哈佛大學招生涉嫌歧視亞裔的訴訟案
哈佛大學招生涉嫌歧視亞裔的訴訟案15日在波士頓聯邦地區法院開庭審理。庭審上,控方“公平錄取學生”組織(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SFFA)引用根據20多萬份入學檔案的資料統計分析,指出哈佛大學對亞裔學生的個人品質(包括領導力和同情心)評分明顯低於其他族裔。即使亞裔學生在學術和課外活動等客觀標準中都更加優秀,這些主觀臆斷的“個人素質”評分降低了亞裔學生獲得錄取的可能性,侵犯了他們的公民權利。
 
被告哈佛大學一方指出,SFFA的結論具有片面性,並強調平權法案(Affirmative Action)允許大學在錄取中考慮種族因素。哈佛大學還坦言,若停止考慮種族因素,學校將無法為學生提供一個多元化的環境。美國的平權法案是本次庭審爭議的焦點,該法案鼓勵推動對少數裔的扶持措施,糾正歷史上少數裔所遭受的歧視與不平等待遇。
 
亞裔美國人在次問題上分成兩派。一部分人認為“平權”應該是實現“無事膚色”的錄取,而哈佛的種族配額給予非洲裔和拉丁裔過多的好處,是對亞裔的“逆向歧視” 。另一部分人擔心亞裔被人當成幌子,用來掩蓋其他方面與所有少數族裔利益背道而馳的運動。因為亞裔也屬於少數裔,若平權法案被推翻也對亞裔不利。
 
亞裔美國人的兩級分化從側面反映出他們在美國種族秩序中面臨的問題與困惑。非裔和拉丁裔美國人一直在遭受極具破壞力的“顯性”歧視,比如員警暴力和種族劃區。但亞裔美國人並沒有這些困擾,而且隨著他們平均經濟水準的提高被稱為“模範少數裔”——這使一些人開始忽視亞裔美國人所經歷過的,並在繼續經歷著的諸多“隱形”種族歧視和排斥。許多亞裔美國人不被美國主流社會認為是“真正的”美國人,他們經常被質問“你來自哪個國家”。此外,研究還發現,在所有種族中,亞裔是職場中最難被提升到管理職位的種族。在一些社區裡,亞裔的貧困率最高。此外,亞裔美國人的訴求通常得不到主流政治勢力的支持。